月湖
月湖又名湖西河或西湖,占地南北约1160米,东西约130米,周围2430多米。位于宁波市城区的西南,开凿于唐贞观年间,是宁波市区著名的风景名胜区,该湖呈狭长形,面积约0.2平方千米。宋元年间建成月湖十洲。南宋绍兴年间,广筑亭台楼阁,遍植四时花树,形成月湖上十洲胜景。十洲分别是:湖东的竹屿、月岛和菊花洲,湖中的花屿、竹洲、柳汀和芳草洲,湖西的烟屿、雪汀和芙蓉洲。此外还有三堤七桥交相辉映。宋元以来,月湖是浙东学术中心,是文人墨客憩息荟萃之地。唐代大诗人贺知章、北宋名臣王安石、南宋宰相史浩、宋代著名学者杨简、明末清初大史学家万斯同,或隐居,或讲学,或为官,或著书,都在月湖留下不可磨灭的印痕。
天一阁
天一阁位于宁波市天一街10号,在月湖历史文化景区内。它建于明嘉靖四十年至四十五年(1561年-1566年)之间,原为兵部右侍郎范钦藏书处,是中国现存历史最久、亚洲第一、世界第三的私人藏书楼,1982年被公布为第二批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。
天一阁主人范钦,字尧卿,号东明,官至兵部右侍郎。他依据《易经》“天一生水、地六成之”理论,取“以水克火”之意,把藏书楼定名为“天一阁”,阁前凿池,名“天一池”。范钦原藏书籍7万余卷,至解放前只剩1万3千多卷。保存下来的图书,绝大部分是明代的刻本和钞本,其中不少已是海内孤本,尤其是为数不少的明代地方志271种和明代科举录370种,更是研究中国明代历史的珍贵文献资料。同时,由于天一阁所具有的广泛的感召力,20世纪50年代以来,陆续有一批藏书家将自己的藏书捐献给了天一阁,如张氏樵斋、朱氏别宥斋、孙氏蜗寄庐、杨氏清防阁、冯氏伏跗室等,现藏阁古籍达30余万卷,约13万册。
天封塔
天封塔坐落在浙江省宁波市大沙泥街。 天封塔因“唐武后天册万岁及万岁登封纪元时建,故得是名。”塔高60米,共14层。七明七暗,呈六角形,玲珑精巧。传说入地下还有四层,宁波人有“天封塔,十八格”的谚语。据传,建造时用泥沙堆高代之。造一层、堆高一层,一直到塔顶。塔成后,再把泥沙扒掉。由于留下的泥沙很多。所以塔旁的两条街道,仍叫“大沙泥街”和“小沙泥街”